很多人買了房子之后,又想換更大的房子或者投資等原因,要再賣出去。誰都想把自己的房子賣一個好價錢,第一步就需要給房子估個價格。但是房子的價格不是自己想定多少就能定多少的,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
很多人以為評估機構能給房屋估價,但是這個估價主要是用于政府征收地稅的依據,無論實效性還是準確性,都是要大打折扣的。那么想賣房子應該怎么估價呢?下面小編要為大家分享四個房產價格評估的常規方法。
一、四個房產價格評估的常規方法
1.對比附近在賣同類型房產的價格
所謂附近的房屋,在空間范圍在500米之內而不超過1公里較好。這樣兩棟房屋所處的小環境,地理位置都比較相似。兩者比較的時候,首先是房間面積,數量和所占土地面積的差異最好在10%-15%之間,超出這個范圍就要做增/減價格的調整;然后核心考慮建筑年限,朝向等,最后對價格逐一做出修正。
如果想給自己的房子一個更好的房屋定價,那么,在掛牌之前應該對周圍在賣房屋實地考察一遍,并且需要留意以下細節:
經過以上實地走訪,相信購房者會對房子的實際價值有一個更為客觀的判斷。
2.對比已售出房屋的價格
想要估價的話,不只是可以看正在售的房子的價格,還可以了解*近3個月內已經售出房屋的價格,再結合以下的市場情況定價,這樣其實更有參考意義和價值。一般來講:
3.成本加成法
一些地方很可能最近幾年內都沒有銷售紀錄,那么可以計算自己買進和持有成本再加上這個社區的平均漲跌幅得到一個市場價。
4.主觀定價法
如果購房者的房子比較有優勢,在市場中屬于比較稀有的,那么相對具有定價權,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來定價。但是這樣的定價方法也有一些缺點,如果定價太高,也沒有買家喜歡的話,房子就很可能受到冷落。
需要注意的是:房子在掛牌的起初2-3周內是最容易銷售的,21天之后,潛在買家的興趣和購買誠意開始直線下降。所以,想要成功順利的賣出房子,就需要在上市的前3周吸引到合適的買家。叫價過高可能會導致真正的買家流失,叫價過低可能會造成周邊賣家恐慌,導致大家紛紛降價,引發惡性競爭,最終誰都不能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