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年的兩部國產劇《歡樂頌》、《小別離》的熱播,也讓城市“新中產”成為了熱門話題。中國的新興中產階級正在快速崛起,對于他們來說,海外買房投資已經成為一種剛性需求,資產配置國際化已然成為趨勢。
但是,海外買房和國內買房還是有比較大的區別,尤其是物業管理公司。在海外,物業管理公司在整個小區的職位是strata committee,他們可以由小區里面的業主組成,擁有很多小區各方面的決策權。
相對于House獨立屋apartment公寓樓是大多是投資者的首先,無論從價格和后期出租管理上都吸引了一大批投資客的親睞。海外公寓都是由物業管理公司管理,但是真正的管理者是小區業主委員會。 對海外投資者來說,選擇一個好的物業管理公司尤為重要,我們在投資海外房產的時候要注意以下五大“雷區”。
海外買房投資要注意的五大物業問題
風險1:高昂的物業費
作為小區的業主,你是必須繳納小區的物業管理費,但是高昂的管理費對于投資客來說是非常不利的,有的物業管理費一年可高至$5000-$10000不等,嚴重影響了投資房的現金流和回報率。
風險2: 較低的物業費
為了避免繳納高昂的物業費,很多人肯定會選擇收取較低的物業費的大樓進行投資。 例如,一周的管理費只收取$30的大樓,你認為這棟大樓會被維護的很好的? 如果后期需要維修,大樓里的sinking fund沒有足夠的資金,誰又會掏錢去維修呢? 加上之前廉價的管理費用,后期一旦真的要維修,勢必會非常貴。這錢最后還是需要業主掏的。
海外買房投資要注意的五大物業問題
風險3: 問題業委會的存在
業委會一般是最終決定小區各項花費的人,而組成這個機構的人是從小區業主里面選舉產生的。有的業委會非常自大,也非常難纏,他們為了省錢可能會決絕大樓經理很多非常有必要的維護開支,后期一旦問題嚴重將花費更多錢去維修,而這錢也是小區每戶業主出。
風險4: 缺乏管理
如果小區業委會被其他業主不合理操作,為自身謀取福利,其他的業主也會為此買單的。 比如說,這棟小區里有6套房子,其中3套房子歸一人所有,那他基本上操控了整個業委會的決定權。類似的還有,如果小區里面很多業主抱團組成小團體,那業委會也會被他們操控。
海外買房投資要注意的五大物業問題
風險5: 特殊經費的繳納
如果你買了一套看似劃算的投資房,但是買入后發現,小區要開動整修很多東西,但是小區的sinking fund錢又不夠,那恭喜你啦,你作為業主是要掏錢貢獻出去維修大樓了。
所以,為了盡可能的避免買到問題物業,大家可以買房的時候問中介要一下AGM會議紀要(里面會提到接下來的一年的安排和總結去年的小區內的事情),再查一下現在的sinking fund還剩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