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房地產行業,不得不說起房地產評估這個職業。然而人們卻對房地產評估一知半解,它有哪些組成部分呢?關于它的收費標準,你了解有多少呢?
1992年,我國實行了土地有償使用,并且立法規定”實行房地產價格評估制度”,國家標準的《房地產估價規范》于2000年6月1日正式實施。作為國家房地產評估業第1部國家標準,它規范了房地產估價行為,從技術操作上保證了估價結果的客觀公正和合理。
舊房的套型落后、功能陳舊,這同新建商品房無法相比,“三小”套型(小廳、小廚、小衛)扣減10%。此外,樓層對價格也產生影響,若1層和5層為基準價,2層和6層為-3%,7層為-5%,3層和4層為+3%,若是樓頂則為-5%;而朝向如無朝南窗則為-5%。
房屋竣工后即進入折舊期。按照理論折舊率,混合一等結構房屋的折舊期限為50年,每年的折舊率為2%。其次,一般舊房的套型落后,使用不便,功能陳舊,在這方面是無法和新建商品房相比的。此外,朝向、樓層等自然狀況,也會對價格產生一些影響。
環境因素既有自然的也有社會的,既有大環境,也有小環境。在同一地段,舊房的小區環境會遜色于新住宅區,比如小區平面布局、設施、綠化以及房屋的外觀造型等,舊房都要大打折扣的。再如社會環境,在同一土地級別地區,有的適合經商,有的則適宜居住。還有該地區的居民結構、文化氛圍。配套建設等都會對房屋價格產生較大的影響。無物業管理和非獨立封閉小區分別扣減5%,省、市重點中小學區的為+15%。
如果不是在價格上有大的誘惑力或其他考慮,人們一般不愿意買舊房,如果舊房的價格同新房相差不大,買舊房就會有難以逾越的心理障礙,心理因素為-8%。
房地產評估收費標準
在房屋買賣過程中,房產有時候需要進行房地產評估,房地產評估費用是怎樣收取的,這是很多購房者關心的問題。房地產估價采用差額定率累進計費,即按房地產價格總額大小劃分費用率檔次,分檔計算各檔次的收費,各檔收費額累計之和為收費總額。
目前市場上應用最為廣泛的也是最為精確評估方法是市場比較法。在估算房價時參考的因素,包括:
1. 所在小區的均價,以及小區內類似房屋的掛牌價和銷售價格
2.周邊小區類似房源的掛牌價和銷售價格
3.所在小區和所在板塊的房價走勢
4.被估算二手房的特性,包括房型、樓層、裝修、朝向、房齡、小區內位置、景觀等等。
對于上述因素,采用科學的統計理論和數學模型算法,計算出各因素對房價的影響程度。然后根據被估算房屋的具體特性,給出其盡可能合理的價格。
此外
成本法和收益法也是求取房地產市場價格所經常使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