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日本經濟新聞通過對相關人士的采訪獲悉,日本國稅廳利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新制度,獲得了約50個國家和地區的金融機構約40萬個日本人的賬戶信息。同時包含“避稅天堂”的信息,今后將用于查明跨境資產隱匿等情況。
根據2016年公開的“巴拿馬文件”,各國首腦和名人利用避稅天堂的逃稅問題浮出水面。在海外投資增加、僅憑一國難以掌握富裕階層資產的背景下,新制度從其他國家獲得大量賬戶信息成為可能,其效果受到關注。
新制度是名為CRS(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共同申報準則)的機制。各國的稅務當局可以要求本國的金融機構報告在海外居住客戶(非居住者)的賬戶信息,每年1次在參加國之間交換信息。對象包括客戶的姓名、住所、賬戶余額、利息和分紅的全年收入總額等。
2017年進行了首次信息交換,日本將自2018年參加。截至目前,包括英屬開曼群島和巴拿馬等避稅天堂在內的102個國家和地區參加。美國沒有參加。
相關人士表示,通過2018年秋季的信息交換,日本從約50個國家和地區獲得了約40萬個日本人賬戶信息。另一方面,日本向約50個國家和地區提供了約9萬條信息。來自一部分國家的信息今后有可能增加。
在日本,如果在國外擁有5000萬日元以上的財產,必須提交寫明財產內容的“國外財產報告”。2016年的報告僅為約9000份,國稅廳將通過與共同申報準則的信息對照等舉措,致力于發現海外的“隱匿資產”。
共同申報準則于2014年1月由經合組織的稅務委員會通過,目的是應對利用海外金融機構的避稅行為。在此之前,日本國稅廳與各國稅務當局之間進行過個別的信息交換,但主要方法是鎖定個人和法人、通過文件獲得信息等。
日本國稅當局在近年強化了對富裕階層的征稅。根據海外匯款等信息,國稅局對在海外投資的富裕階層進行了調查,2016年度(2016年7月-2017年6月)共查出478起未申告等案件。追罰征稅了41億日元。